找到相关内容2784篇,用时3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价值二十八万大藏经亮相广东东莞

    一切经”,是将有印度和西域传译到中国的小乘经、律、论三藏,以及佛门贤圣集传加以汇编而成的佛教文化丛书。   《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是中国近代出版的第一部铅印本《大藏经》,它在已修的《大藏经》中成书...

    【佚名】

    |亮相|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11/08552519068.html
  • 纪念妙境长老圆寂5周年座谈会即将在陕西法门寺佛学院举行

    足戒并依止倓老学习佛法,心中充满希望与欢喜,乃发愿云:“愿精通三世佛法,对千部论师说之无愧!」长老世寿75,僧腊57载,戒腊56。长老一生致力于学习小乘经论和止观实践,晚年十分重视弘扬《瑜伽师地论》...

    佚名

    |座谈会|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3/19504620985.html
  • 展望中国佛教对未来全球性佛教的影响和发展

    认为,它不仅标志着中国佛教的一个开端,也表示着一种更新。同时,这也是一种积极向上,走向国际佛教的一种标志和新姿态,实为可喜可贺。其次,就世界佛教论坛本身来说,它也显示出佛教无国界,无小乘之区别,这完全符合了佛陀的一句话即:“佛法是平等法”。其实,广义地说,佛教并没有小乘之分,它们都是佛说的法,谁能肯定大乘不是佛法,或者小乘不是佛法。事实是,大乘佛教是从梵文经典翻译过来的;而小乘佛教,即上座部...

    慧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13639402.html
  • 佛教重视神迹吗?

    佛教相信一切神鬼多有由果报而得的神通,一切凡夫仙人,也可以有由修禅定而得到神通(耶教的祈祷,至其心力完全统一集中时,也是定)。但是,凡夫及神鬼,只有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前五通,唯有佛教已经解脱了生死的小乘圣者,才能另加一通,称为漏尽通,那就是六通具足了。  可是,佛教并不以为神通是万能的,在因果律的原则下,众生的生死祸福,都是出于善恶业力的自作自受,神通的功用虽,却不可能破坏因果的律则,凡是决定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80040627.html
  • 柬埔寨佛教

    早期的宗教信仰,除了原始的拜物教和精灵崇拜外,在公历纪元前后,即深受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影响。5~6世纪时,小乘佛教开始传人。由于同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往来频繁,大乘佛教得到较大的发展。其间高僧迭出。硕学沙门到中国传教、译经者不乏其人,如6世纪上半叶,即有僧伽婆罗和曼陀罗仙等人。9世纪后,已成为东南亚的佛教中心,但印度教也并行不衰,9世纪末创建、12世纪完成的吴哥城以及以后建立的吴哥窟伽蓝;即为两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54555238.html
  • 法界释义

    《瑜伽》之传,博通三藏。传称彼记诵小乘经典各十万颂,及至长安,释门大德皆居门下,从古所传之疑惑,无不一一得其解释,叹为希有。其学今虽无考,观其三译中之《庄严经论》(余为《般若灯论》、《宝星陀罗尼》),李百药序谓此书中《菩提》一品义最微妙。转八识以成四智,束四智而为三身,详诸经论所未曾有,可谓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云云。百药此语为当时大德之所同感。奘师聪慧高迈,亦必有所感发。序文又言西域小乘学,悉以此...

    吕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85366701.html
  • 南岳大明律师《佛祖历代通载》

    数万。得众若独居尊若卑。晦而光介而。浩浩焉无以加也。其塔在祝融峰西趾下。碑在塔东。词曰。儒以礼行。觉以律兴。一归真源无小乘。大明之律是定是慧。丕穷经教为法出世。化人无量垂裕无际。诏尊硕德威仪有继。道...氏。号曰惠开。唐开元二十一年始生。天宝十一载始为浮图。大历十一年始登坛为律师。贞元十五年十一月十日卒。元和九年正月其弟子怀信道嵩尼无染等。命高道僧灵屿为行状。列其行事。愿刊之兹碑。宗元今掇其者。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40567608.html
  • 佛教学派的兴起

    佛教学派的兴起  □ 吴 平 《华夏文化》 2005年第04期  鸠摩罗什译经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他在长安先后译出98部小乘经律论藏。这些佛教典籍的传译为中国佛教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相比,北方的毗昙学派的势力更盛,主要是因为北方自汉朝以来就有小乘禅学的流传。   涅槃学派着重研究《涅槃集经》。涅槃佛性问题曾是南朝佛教理论的中心问题。涅槃学派的学说着重阐发《涅槃经》中提出的“一切...

    吴 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52569973.html
  • 契理融和与契机创新

    精神。因此,我们不应继续站在各自佛教传统中来看待对方,而应跳出传统的框架和束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小乘佛教的争论;从对方的传统中重新认识对方的佛教;以佛法融和各佛教传统,以佛法契机应化理念来理解各种传统在不同时间和地区的产生和发展情况。  重新从他者的角度来理解他者的佛教传统和宗派,这并不是否定小乘之间的区别,而是认识这种区别不是佛法之区别,只是追求和传授佛法者的因缘不同而已。小乘佛教把证...

    学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45570257.html
  • 问:不受戒,但依戒修习,能否成佛?

    “佛法”的“法”,也含“法规”和“法则”。要想修佛道,必须按经典法规办事,一般情况下没有变通之法。 经中说:“善戒如大地。”万物生长离不开大地,世与出世的一切善功德都生于戒地,依于戒地。无戒地一无所成。因此,进入佛教之门是皈依受戒。无论小乘共有的分别解脱戒,还是大乘...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7470479690.html